心肌,心律失常,供血,心肌梗塞,冠心病

提問: 請問:心肌缺血產生的原因有哪些? 問題補充: 請問:產生心肌缺血后會有什么后果?心肌缺血是不是心肌炎啊?是不是冠心病啊?謝謝! 医师解答: 心肌缺血造成的原因:心肌缺血,是指心臟的血液灌注減少,導致心臟的供氧減少,心肌能量代謝不正常,不能支持心臟正常工作的一種病理狀態。心臟的供血不是一成不變的,而是始終存在著波動,但這種波動經過機體自身調節,促使血液供需相對恒定,保證心臟正常工作。如果任何一種原因引起心肌缺血,經機體調節不能滿足心臟工作需要,這就構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心肌缺血。 心臟為什么會缺血呢?血壓降低、主動脈供血減少、冠狀動脈阻塞,可直接導致心臟供血減少;心瓣膜病、血粘度變化、心肌本身病變也會使心臟供血減少。還有一種情況,心臟供血沒有減少,但心臟氧需求量增加了,這是一種相對心肌缺血。給心臟供血的血管叫冠狀動脈,開口在升主動脈內。故臨床顯示: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、最常見的病因,是冠狀動脈狹窄。而冠狀動脈狹窄的主要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。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心臟病就是大家常說的冠心病。所以,冠心病是心肌缺血的“罪魁禍首”。 此外還有冠狀動脈先天畸形,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,冠狀動脈痙攣,X綜合癥,川崎病,冠狀動脈炎癥或者外傷,都可引起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對心臟和全身都可能帶來許多不利影響。氧是心肌細胞活動必不可少的物質,而氧是通過血液輸送給細胞的。心臟沒有“氧倉庫”,完全依賴心肌血供,所以一旦缺血,立刻會引起缺氧。缺氧的直接后果是心肌細胞有氧代謝減弱,產能減小,使心臟活動時必需的能量供應不足,引起心絞痛、心律失常、心功能下降。同時,代謝的廢物也不能被有效及時地清除,易產生不利影響。缺血、缺氧、缺能量,最終會影響心臟的收縮功能。若有20%~25%的心肌停止收縮,通常會出現左室功能衰竭;若有40%以上的心肌不能收縮,就會有重度心泵功能衰竭。如果這種情況突然發生,就會出現非常危險的心源性休克。急性心肌梗死就常與這種情況相關 心肌缺血還會損害舒張功能。收縮不良和舒張不良結合起來,易導致心室充盈壓升高,引起肺充血,還可引起復雜的物質代謝紊亂和心肌電活動失常。因此,一旦出現心肌缺血,應找準病因對癥治療,才可避免潛在的嚴重后果。 心機缺血 是冠心病的一種,治療方案是選擇硝酸脂類藥物(如單硝酸異山梨脂或其緩釋劑型),作用為擴張心臟冠狀動脈,增加心肌供血;還應該服用他汀類藥物(如阿伐他汀、辛伐他汀)。一方面降低血漿中的膽固醇,一方面穩定動脈斑塊,防止斑塊脫落形成血栓,造成中風等。 另外,所謂無癥狀心肌缺血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,對平時服用的治療心腦血管病的藥物做一些適當的調整,或加大某種藥物的劑量,或增加某種藥物;有心絞痛發作史的患者可預防性用藥,如心得安、消心痛、丹參片等。若外出旅行須隨身攜帶硝酸甘油或亞硝酸異 戊酯等抗心絞痛藥。 目前,可以肯定地說,無癥狀心肌缺血的發作可以引起心臟功能改變,心肌電生理活動及心肌代謝異常,與有癥狀發作的心肌缺血比較具有同等程度的影響,且具有一些潛在的并發癥,主要有:  ①心律失常和心血管意外。心律失常的發生與一過性心肌缺血的發作有密切的關系,且是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影響因素。Meissner等報道,美國每年45萬人猝死,其中20%~50%死于緩慢性心律失常,在此之前或同時,常伴有無癥狀性心肌缺血。  ②無癥狀性心肌梗塞。SMI患者易發生無癥狀性心肌梗塞,在心肌梗塞的患者中約有20%~25%為無癥狀的。起病常以并發癥的形式出現,如心律失常、心衰、心源性休克等,死亡率明顯高于有痛性心肌梗塞患者。  ③缺血性心肌病。緩慢而持久的心肌缺血,可以造成心肌廣泛彌漫性的纖維化,形成充血性缺血性心肌病。  因此,對無癥狀心肌缺血患者,應做到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,以改善心肌缺血的狀態,防止冠心病意外的發生`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eautyo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